更何況這個學生還寫了錯別字呢?請假的“假”字都不會寫,真的是太令人無奈了,老師看到頭都大了吧,老師看到這種錯別字連篇的作業或者是試卷,都會有種挫敗的感覺,畢竟這些字可都是自己教的呢!
“全世界最好的老師,我跟我姐姐吵架了......”看看這個小學生編造的逃學理由,是不是有種“新鮮熱乎”的感覺?和姐姐吵架,不撕別的,偏偏要撕作業,這是敗壞姐姐形象也不想上學嗎?小心被姐姐發現哦!
小學生請假條花樣真多,老師看到都忍不住扶額,為了逃課也是拼了,學校有那么讓學生抵觸嗎?本來年紀小都有求知欲,在學校學更多知識不是很好嗎?
這樣一看,還是說明現在的小學生真的沒有辦法很好的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新學期開始,學生可能會不適應,但總會有同學適應的很好,無形中就落后了。
再加上學生們以消極的情緒在學校聽課,也很難保證聽課效率,在老師也不打也不罵,越發佛系的情況下,家長該如何處理這類問題可太關鍵了,家長必須有所行動,才不會讓學生隨著年齡增長討厭學校。
其實說到厭學的時期,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有些學生是自己都忘了,但是筆者印象深刻,記得是小學的時候,四年級下學期,就感覺身體不舒服,說什么都不想去上學,后來還折騰進醫院了。
主要是醫生檢查也不知道我到底哪里難受,后來說有可能是闌尾炎,本來都準備動手術了,又因為害怕說不疼了,前前后后折騰了一個月,就回家了,但是回家還是會莫名其妙的發燒。后來“送了送”(不科學),后來可能想開了想上學,過了一陣就開始上學了。
雖然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但是這一段時間的折騰,都是圍繞著“不想上學”展開的,在小學的時候抵觸學習的學生肯定能感同身受,而像曾經的筆者一樣的小學生,也不會是少數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總的來說,學生們因為性格不同,所以叛逆期也不盡相同,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了,更何況現在的學生還早熟,肯定會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家長幫助解決。
找到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才能盡快解決問題,真正起到幫助學生的效果,說不定調解以后還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
寫在最后:看到小學生五花八門的請假條,想必各位家長肯定已經無奈了,也不難看出老師的工作任務量有多大了,家長們要相信,術業有專攻,老師們也不容易,雙方互相理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學習,才能讓小學生踏實的待在學校里。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