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身為老師,應該成為學生在各方面都值得學習的人。人無完人,老師也都是普通人,有缺點很正常,但最起碼在學生面前要保持積極正能量的一面,尤其是一些關于教學、品德素質方面。
在教學生活中,老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榜樣,以此來教育引導學生。有些教師苦口婆心的跟學生講認真學習,遵守學校規定,可是很多學生對老師的教誨置若罔聞。其實,這個時候,言傳身教比口頭教育更有效果。
老師要求學生熟讀、背誦課文,自己要先做到,若是老師上課讀個課文磕磕巴巴,一副不熟悉的樣子,學生自然沒有積極性。若是老師上課的時候朗讀流利,情感飽滿,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老師能放下教材背誦,學生會覺的老師很厲害,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這樣“潤雨細無聲”的影響,教育效果更好。
這位老師更讓筆者感動的,她是一名鄉村教師。我國城鄉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的環境有目共睹,鄉村教育發展非常匱乏,不少畢業生寧愿在城市學校激烈競爭,也不愿意到鄉村教學。
鄉村教育發展,離不開鄉村教師的奉獻。很多鄉村教師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崗位上,雖然工作環境艱苦,可是他們依舊堅持。鄉村教育需要更多高質量鄉村教師,在當今教育環境下,文化內容不斷豐富,各類文化沖突加劇,對鄉村教師的要求也更高。
不過鄉村教育教師“留不住”的情況依然很多,要想讓更多高質量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需要改善鄉村學校的環境,適當提升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讓他們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希望大家能記住那么始終堅守的鄉村教師,有些人,當鄉村教師是終其一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