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整改大限將至,2023年培訓類“國際高中”生存的N種猜想

日期:2023-02-09 11:23:4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從省份分布上來看,上海、廣東、江蘇分列前三,且數量超過10所。而從城市分布上來看,29個城市中,上深北蘇廣五城占據Top5,和國際化學校的總體分布基本一致。五座城市的合計占比近六成。

從各學校開設課程情況來看,A Level課程占比最高,為43%,其次為AP課程,占比為23%。這和A Level、AP課程在各類國際化學校課程中占比也大體相當。

在榜單表現和升學成績上,29所“國際高中”進入了各類機構的國際化學校Top100榜單中,其中常熟UWC、光華劍橋、領科上海、深國交等更是名列榜單前列,也擁有優異的升學成績。

02轉型整治政策背后,還有多少發展空間?

根據網傳信息,早在涉境外課程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通知出臺前,在“雙減”浪潮聲勢浩大的2021年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制定《關于開展培訓機構類“國際高中”詳細情況摸排的函》,要求對各地培訓類牌照國際高中進行摸排,檢查是否存在無照無證或證照不全的學校。

于是,包括上海、江蘇、天津、廣東在內的11個省/市教育廳,開始摸排各地面向高中階段學生開設全日制國際課程的培訓機構。

這其中提到的“照”和“證”分別指的是牌照和許可證:“照”為營業執照,“證”則可分為民辦普通高中辦學許可證和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而本文提到的“國際高中”多為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此外,培訓類國際高中在辦學中,還存在“無證無照、有照無證、有照有證”三類情形。

而從2022年的專項治理工作通知中,對于培訓類牌照國際高中的全面規范給出了具體措施和明確的時間表——

在具體執行上,教育部還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于每月30日前將工作進展報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直至本省份專項治理工作結束。

針對上文提到的“無證無照、有照無證、有照有證”三種情形,政策也給出了不同的處理辦法。

“無證無照”的“雙無”國際高中——責令立即停辦,依法予以查處;

“有照無證”的國際高中——不得面向未成年人開展培訓,督促退費,2022年底前完成整改;

“有照有證”的國際高中——整改轉型為普通民辦高中,依法申請中外合作辦學。

從政策面來看,國家對于國際高中的整頓從來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政策出臺的初衷也始終是站在促進教育事業整體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因此,有照有證,辦學歷史久,學生數量多, 且運營穩定的國際高中,短期面臨的風險并不大。

結語

隨著近期放開出入境限制,2023年伊始,中國迎來了國際航班訂單高峰。而隨著國門重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以及外籍入境都將經歷一輪新的增長。

而隨著新一輪專項治理后,不合規的國際高中退出市場,存量的進一步減少和市場需求的可預期增長,而存續下來的國際高中,在新的政策要求下通過課程、師資等多方面的優化,逐步建立競爭優勢,提升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升學成績。

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更少的存量競爭,以及各學校自身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的國際高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者 | 李成

運營 | Monica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