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的“暑期培訓”:老師,你需要怎樣的暑期培訓?

日期:2022-12-19 11:14:0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還有一類專家,課講得很好,下面掌聲一片,熱鬧非凡。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很振奮,但是專家講完了,回頭一想,好像什么也沒留下,因為專家講的東西在一線教師的教學土壤里,無法生存。那只是一種美好的理想罷了。當教師再回到自己的課堂,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現在,暑期培訓成了一種“負擔”,讓教師很無奈很無語

為什么現在的暑期培訓成了教師的一種“負擔”,因為現在的暑期培訓時間不斷拉長,內容不斷增加,效果卻微乎其微。試問,哪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受益于這種看似熱鬧、其實虛空的培訓呢?我們來看看現在的暑期培訓飽受詬病的原因。

第一,戰線任意拉長、時間分散,割裂了整個假期

教師平時工作繁忙壓力大,暑期本來是讓師生休息和調理的,以備下個學期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學習。但是,現在的教育主管部門,不管這些,自己天天上班,就覺得教師也應該天天上班,把培訓時間無限拉長,有的甚至要培訓十幾、二十多天。還不是連續培訓,分成幾個階段。這樣一來,一個好端端的暑期,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教師自己的生活無法安排,就等著通知什么時候又來個培訓。

第二,內容缺乏設計,沒有針對性,為培訓而培訓

暑期培訓的內容,沒有設計,沒有調查過一線教師到底需要怎樣的培訓,而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想當然。花大價錢請來的專家,也許很厲害,但是不接地氣,根本講不到教師的心里去。也有一些培訓中請來的人,就是胡差事,照本宣科,講各種看似高深的理論,結果臺下的老師都昏昏欲睡,可想而知培訓效果如何。

第三,組織無序,缺乏互動,你講你的,我卻不為所動

組織了很多的教師來參加培訓,沒有針對性,造成了講授者只能用大班化的說教式講座,滿堂灌。培訓缺乏互動,無法激發教師的主動參與意識,你講你的,下面的老師根本聽不進去,玩手機的,看雜志的,走神的,甚至昏睡不醒的,都有。

老師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暑期培訓——

老師們不是反對培訓,是反對耗時耗力、效果甚微的培訓。作為一線教師,也希望能通過培訓,與教育專家面對面,汲取知識和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最終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誰都渴望成為一個好教師,不是嗎?

教師需要提前計劃好的培訓。經常是放假以后,教育主管部門才開始謀劃暑期培訓,然后臨時通知已經放假在家的教師來培訓。有些教師已經外出旅游,或者回老家探親,你還要通知人家回來培訓,人家不反感才怪。應該放假前,就計劃好,哪幾天是集中培訓時間,讓老師們提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教師需要“訂單式”培訓。培訓不能隨意性,不能以教育主管部門的意志為指導,而是要傾聽廣大一線教師的心聲。每次培訓,我都想,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設計一個問卷,問問一線教師,到底需要怎樣的培訓?如果能針對教師所需,開展“訂單式”的培訓,那么一定會扭轉局面。

教師需要寓教于樂的培訓。教師也是人,培訓時教師就成了學員。學生需要教師寓教于樂,當教師參加培訓時,也希望培訓中可以寓教于樂,而不是從早到晚聽講座、聽講座、聽講座。如一位老師所說的,他參加的一次培訓,為期10天,時間較長,但是組織很精心,記憶深刻。這10天,3天拓展,2天讀書,3天培訓,2天寫作。拓展期間開展了各種運動,如球類、游泳,還有崩解、攀巖等。10天下來,有動有靜,有娛樂有學習,有交流有互動,感覺生動有趣。這樣的培訓,教師還是喜歡的。

這個暑期,你參加了哪些暑期培訓,你覺得收獲怎么樣?你需要怎樣的暑期培訓?歡迎就以上話題交流、討論。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