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會長王瑛女士致辭
英國圣克里斯托弗護理院高級教育顧問Liz Bryan女士接著發言。由于疫情原因,她在英國遠程參加此次培訓。雖然發言時已是英國時間凌晨1:15,Liz仍不失激情地表示,期待QELCA? 培訓項目在中國不斷發展壯大,提升中國安寧緩和醫療的品質。同時,Liz女士提到,QELCA? 培訓是一種教育方法。QELCA?課程以人為中心的培訓原則,正反映了安寧緩和醫療以人為中心的實踐原則。
英國圣克里斯托弗護理院高級教育顧問
Liz Bryan女士致辭
由于北京疫情的影響,中英聯合培訓中方執行主席、北京協和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組組長寧曉紅教授不能親自同學員交流,致辭由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博士后專項研究員譚瑰賢博士代為轉達。寧曉紅教授希望學員能以開放的心態進入到培訓中來,感受培訓的魅力。
中英聯合培訓中方執行主席寧曉紅教授致辭
本期全民生命末期品質照護培訓師培訓授課老師由英國圣克里斯托弗護理院高級教育顧問Liz Bryan和6名QELCA? 認證培訓師共同協作開展,分別是寧曉紅教授、譚瑰賢博士、北京海淀醫院安寧療護病房秦苑主任、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內科戴曉艷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盛京醫院寧養病房王玉梅主任以及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老年科侯莉主任。
培訓師講師團
培訓籌備會議
在第一天的培訓中,王玉梅主任為大家介紹安寧緩和醫療歷史、基本理念等,以及如何在實踐中開展QELCA? 課程,侯莉主任強調開展緩和醫療需要在現實中實現多方平衡,做到因地制宜。戴曉艷醫生介紹了體驗式學習的定義、開展方式等。學員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展開多次分組討論,并通過卡片和紐扣活動從照護對象的角度體驗患者需求,提升照護品質,加深對安寧療護事業的理解。
在第二天的培訓中,侯莉主任給學員講解了QELCA?培訓師的角色特定與必備技能,戴曉艷醫生教授如何進行行動學習,并通過特意錄制的視頻影片進行演示,譚瑰賢博士介紹了QELCA? 培訓的后續程序、考核方法等。
在兩天的培訓結束前,英國圣克里斯托弗護理院高級教育顧問Liz Bryan女士做了最后的總結。Liz女士表示,種下一粒種子,最佳的時間就是現在。QELCA?培訓師培訓就像在一個個組織里種下了一顆顆橡樹種子,總有一天這些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
QELCA? TtT課程培訓為期一年。除了12月10-11日兩天的課程外,還包括為期5天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培訓、6個月的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在提交結業論文通過后,學員可獲得由英國圣克里斯托弗護理院頒發的QELCA? 培訓師認證證書。在未來的一年內,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將繼續與本期24名學員協力,幫助學員完成QELCA? TtT課程。
撰稿:雪竹
中英聯合培訓執行團隊:江偉、徐麗娜、張海蓁、范婷婷、雪竹
“行動學習”示范視頻拍攝剪輯:李一、胡勁進
示范成員:秦苑、戴曉艷、 沙蕊、劉薇、李杰、王英麗、趙小萱、劉茜
編輯:張晏瑋
審核:王博、江偉
打開小程序
生前預囑
掃碼填寫 我的五個愿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