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培訓的主題是“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與臨床研究開展”,將圍繞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特色學科骨科、內分泌代謝科、超聲醫學科等進行學習。本次培訓分為4個講題:講題1《超聲成果轉化》-超聲醫學科鄭元義副院長、講題2《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的臨床研究》-骨質疏松和骨病專科章振林主任、講題3《骨科數字化診療裝備研發及臨床轉化》-骨科朱振中副主任醫師、講題4《糖尿病專病庫建設中的經驗與思考》-內分泌代謝科沈赟醫師。
講題1和講題2環節由骨科楊慶誠主任主持。
超聲醫學科鄭元義副院長匯報了關于超聲醫工結合的概念、研究背景和研究前景,鄭院長提出醫工結合是推動醫學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近代醫藥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青霉素的發現、X射線及診斷超聲等。鄭院長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超聲醫工結合轉化領域的科研體會,提出結合醫院優勢學科、優勢病種,結合個人特點和興趣點及資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以超聲斷層成像技術UT(ultrasound tomography)、超聲超分辨率微血流成像技術和低強度超聲神經調控技術為例為大家進行了詳細解讀。
骨質疏松和骨病專科章振林主任以PGE2代謝障礙與肥大性骨關節病為題,介紹了利用臨床病例開展研究的目的,罕見骨病的臨床研究進展以及詳細介紹了如何驗證肥大性骨關節病的發病機制是由于前列腺素代謝障礙導致循環和組織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升高所引起的。該研究從發現本病的致病原因開始,逐步開展更深入的基礎研究,最終又回歸臨床治療,是一項基于“臨床-基礎-臨床”轉化醫學模式的案例,為制定本病治療方案或者治療指南提供重要的臨床依據。
講題3和講題4環節由臨床研究中心于祥田副研究員主持。
骨科朱振中副主任醫師圍繞“數字化骨科診療裝備研究及臨床轉化”這一主題,從“康復——智能助行器”和“手術——機器人研發”兩方面展開進行了精彩的匯報。朱主任首先以“骨科術后下肢精準負重訓練及醫患遠程康復系統”的研發為例進行了詳細介紹,產品研發過程是以臨床診療場景中患者需求為導向,通過不斷地產品升級并結合患者反饋迭代更新,最終成功轉化,進入臨床實際應用。此外,診療裝備的成功轉化,還包括后續業內專家共識的制定、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及進入臨床診療指南這一全流程。
內分泌代謝科沈赟醫師從結合自身臨床電子病歷書寫經驗的角度出發,以具體的研究應用實例,給大家分享了他在應用糖尿病專病庫進行臨床研究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并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首先是對電子病歷系統的結構進行概述,其次是數據處理過程的常遇問題及應對思路,如何從數據中去確定出研究思路,其中尤其強調了閱讀文獻的重要性。最后沈赟老師從現有數據分析、研究問題的發展現狀、研究框架設計、數據質量控制、真實世界研究展開等多個維度給大家分享了如何利用常規醫療數據進行臨床研究的建議。
此次會議的最后,由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級醫院臨床研究促進發展中心錢碧云主任做總結致辭,錢主任表示,“首先祝賀本次臨床研究專科培訓取得圓滿成功,非常感謝六院對本次培訓的組織與安排,也感謝六院各位臨床研究專家今天帶來的精彩報告。為全面提升本市臨床研究開展水平,激發臨床創新潛能,注重臨床研究專科應用,申康臨促中心會定期與各市級醫院聯合舉辦臨床研究系列專科培訓,感謝各家市級醫院對申康臨促中心的支持,申康臨促中心會一如既往地為各家醫院的臨床研究做好服務工作。”
來源:臨床研究中心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