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國企保障之“五險二金”,五險二金怎么計算?
“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大家都比較熟悉,那么“五險二金”是怎么回事呢?其實“五險二金”就是“五險一金”再加上“企業年金”。大家不了解的話可以看看:五險兩金指的是什么?什么公司會有五險兩金?有詳細關于五險二金的介紹。
企業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五險二金”中“五險”是法定的,“二金”不是法定的。目前,部分效益較好的國有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下面介紹一下北京地區“五險二金”的繳費與領取規定。
“五險二金”繳費由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乘積確定,繳費基數通常由上年度平均工資確定。根據北京市人社局、統計局的正式公布,2016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92477元,月平均工資為7706元。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規定如下表所示,不同單位執行標準略有不同。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單位為職工“五險二金”負擔費用是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的48%約占一半(若職工收入超過繳費上限則該比例將下降),而職工本人承擔23.45%+3。涉及薪酬的時候,如果員工收入保持穩定且在繳費上下限以內,那么單位通常考慮的是總的人工成本,即員工應發工資的148%;而員工一般只關注實發工資,約為員工應發工資的76.55%。二者比較起來相差近一倍,某些關于薪酬的困惑可能來源于此,在這方面單位和個人還是要相互理解。
綜上,職工在其職業生涯中“五險二金”的繳費總量是多少呢?為簡化計算,假設2016年小張25歲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至65歲退休,工作40年。收入保持2016年社平工資水平7706元不變,并且“五險二金”政策恒定。那么小張“五險二金”的繳費計算如下列公式所示:
可見,小張退休時“五險二金”繳費總量為264.43萬元。當然這只是簡化計算,實際上職工收入水平一般來講是會逐漸提升的,繳費比例也有可能發生變化。此外,上述計算過程也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屬于靜態計算。
那么,小張退休后能領到多少錢呢?退休后,職工可以一次性領取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并按月領取養老保險。計算過程如下:
這樣來看單單一次性領取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就由111.89萬元,不算養老金就高于個人繳費86.88萬元,已經回本了。上面也提到了,這些是靜態計算的結果,為了更加準確的做出比較,現在考慮資金時間貼水,動態計算個人實際繳費。“五險二金”中每年個人繳費額:
也就是除了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外,領取40個月養老金后小張可以完全領回自己的“五險二金”個人繳費。領取40個月養老金時,小張將近69歲已經是老張啦。除了可以領到手的錢,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也為職工提供了保障。
活得越久,賺得越多!平安健康最重要。
9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