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被列為致癌物了嗎?
說起硒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對人身體很重要的成分,人體如果缺少這種營養成分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也有的人表示它被列為了致癌物,那么,硒被列為致癌物是真的嗎?它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呢?來對它的情況做了解。
第一、硒被列為致癌物是真的嗎
假的,硒元素并沒有被列為是致癌物,硒本身對使用者身體很重要,能夠起到幫助抑制癌細胞生長和幫助殺死癌細胞的雙重效果,而且,它還可以幫助抑制腫瘤血管出現,當它抑制了相關的血管以后,自然也就能夠幫助起到控制腫瘤的生長和控制轉移的效果,所以,需要的人群可以放心服用硒,但是,如果本身屬于富硒地區,則不建議使用它。
第二、硒的主要作用
1、調節免疫
硒片中的硒元素在幫助調節使用者免疫方面效果是不錯的,它不僅能夠幫助一般人調節免疫,也有幫助癌癥患者調節免疫系統的效果,而且,幫助癌癥患者調節免疫的效果還會比健康人使用它調節效果更好一些。
2、增強抗氧化作用
在硒里面的成分能夠讓人的抗氧化效果得到調節,也能夠幫助避免自由基過剩情況出現,從而確保讓使用者在使用以后對抗氧化的效果變得更理想一些,從而確保讓使用者在使用以后身體里面的垃圾毒素堆積的可能性降低,同時也可以讓使用者使用以后身體老化的速度降低很多。
硒被列為致癌物是真的嗎?上面就是答案,大家在使用它之前一定要先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吃它,如果可以服用,則可以根據周期的要求來服用它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但是,如果自己不適合使用則不建議盲目使用它滿足需求,否則就會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
硒到底是致癌還是抗癌?
硒并沒有抗癌作用,只是能夠抑制潛在的致癌物質。
硒元素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其并沒有抗癌的效果和作用,只是說硒元素的存在,能夠對人體潛在的致癌物質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夠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等,從而降低癌癥的發病率。
如果是晚期的癌癥患者,適當補充硒元素能夠緩解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也能夠緩解患者存在的疼痛癥狀。但還是需要采取抗癌治療,通過根治性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案進行綜合性治療,控制病情延長生存周期。
硒產品的騙局黑名單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湖北恩施州鶴峰縣硒資源豐富,依托富硒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當地致力于打造富硒農產品基地。然而,竟有不法分子在網上通過購買“硒”產品“云種樹”的方式,假借助農幫農的名義,行非法傳銷之實。
鶴峰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近日發布提醒:“近期,在當地很多微信群中出現了部分涉硒企業即將上線或已上線的各類神話般創富消息。如某涉硒公司號稱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消費扶貧,全民補硒,投資該公司零風險,政策福利好。”鶴峰縣官方表示:該涉硒公司以購買產品獲得收益和有償式多層級發展模式運營,根據《禁止傳銷條例》,其運營方式已涉嫌傳銷。
這家涉硒企業名為“聚硒集團”,記者通過一名已經加入“聚硒農場”的投資者了解到,參與者可以通過在“聚硒農場”平臺上選擇購買517元至13959元金額不等的禮包進行投資。只要購買了禮包,參與人就能得到相應的硒產品并在該平臺獲得相應數量的方格,在虛擬“土地”上種植“茶樹”,并以每天“澆水”“施肥”的形式讓“茶樹”不斷成長,最終將“茶樹”變賣以獲取現金收益。如果想獲得更多“肥料”加速“茶樹”生長,就需要不斷拉新人參與。
投資者周某告訴記者:“主要是要讓硒產品走出恩施,他們的模式是,App上有很多產品,有517元的,還有1551元的,相當于你花517元購買一份恩施的硒產品,有茶葉和葛根粉什么的,然后會在App里送你(虛擬)茶園,相當于送你一壟地,地上種一棵苗,那個苗在40次澆水施肥之后,會形成一個618元的茶券,茶券是可以直接變現的。也就是說你花517元買了一份產品,經過40天的周期,相當于賺了101塊錢。”
在該軟件的菜單欄中,有“助農”“田園”等菜單欄選項。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助農產品都是非法傳銷的幌子。為吸引更多人參與“聚硒農場”的投資,該公司制定出了一整套不斷刺激市場、發展更多層級以及晉升拉人的機制。拉的人越多,累計投資金額越大,級別晉升就越快,所獲得的報酬也相應增加。從硒客、硒農、硒主、硒侯、硒王、硒皇、硒董,一共分七個級別。周某介紹,短短幾個月時間,自己已經通過拉人入局,達到第三等級“硒主”。達到這個層級之后,不僅可以獲得“種樹”的收入,還能獲得“傘下”拉人頭數量帶來的額外銷售補貼。
周某說:“硒主是(種)30壟,你就能拿到30塊錢一壟,這個獎勵也不得了,(再下一個等級)是200壟,你能拿到50塊錢一壟,相對來說(利潤)還是很大的。一個周期四十天。假如你投資30壟左右,也就是15000塊錢,每天回籠的資金將近500塊錢,這500塊錢你如果復投就能多投1壟。經過幾個周期之后,81塊地全部滿了,你每天都會有持續的收入。”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投資行為都隱藏在線上看似合規的農產品交易之下。記者致電“聚硒農場”所屬公司,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不存在投資者,只有消費者。
部分投資者為了最大效率盈利,大都拉周圍的親戚朋友入局。比如周某的父親也在“聚硒農場”投資者群內。微信群中150人來自湖北、浙江、安徽、福建等多地,很多人的群備注都加上了自己的上線以及上線的上線的名字。群內還會定時舉辦所謂“財富課堂”,不斷吸引更多人加入。
該公司為了贏取更多群眾信任,對外宣稱項目是由政府背書。實際上,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聚硒集團”這家公司并不存在,所謂的“聚硒集團”其實就是2020年5月成立的恩施聚硒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2000萬元人民幣,實繳為0元。該公司號稱與國企硒交所(恩施硒資源國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有密切合作。
硒交所工作人員向中國之聲回應稱,公司與“聚硒集團”完全為兩家公司,僅存在合作關系,但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以硒交所名義進行宣傳和產品推介。
這位工作人員說:“我們這邊是硒交所,和他們是兩個公司,不是一回事。我們是國企,是個交易平臺,他們不是國企,他們只是我們合作的一個交易商,他們有些商品可以在我們這里賣,在平臺上掛,之后進行銷售,我們是一個中間的交易平臺,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鶴峰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提醒,目前湖北省恩施州正在開展涉硒領域傳銷和非法金融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如發現相關線索,可通過撥打當地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進行舉報,促進全州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聚硒集團”運營方式已涉嫌傳銷。崩盤只是時間問題,存在極大風險隱患。群眾投資需謹慎,風險需自擔,切忌盲目跟風,不要被所謂的暴富、高收益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