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正國級干部?中國有多少副國級干部人員?國級干部退休工資和薪級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日期:2022-08-22 09:20:5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中國有多少正國級干部?

中國正國級有57人,正國級包含: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等。

黨和國家正國級領導人全名錄


現任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73人---20/01/2017


健在原任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124人---26/07/2016


逝世的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402人---30/07/2016


健國前黨和蘇維埃及軍隊領導人86人---18/12/2013


黨和國家正國級領導人共67人,其中:現任7人,健在17人,逝世43人。


現任的正國級領導人(7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1人)


習近平(1953)陜西富平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國務院總理(1人)


李克強(1955)安徽定遠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國務院總理


全國任達長委會委員長(1人)


張德江(1946)遼寧臺安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全國任達長委會委員長


全國政協主席(1人)


俞正聲(1945)浙江紹興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全國政協主席


中央政治局腸委(3人)


劉云山(1947)山西忻州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


王岐山(1948)山西天鎮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中紀委書記


張高麗(1946)福建晉江人,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國務院副總理


健在的正國級領導人(17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2人)


江澤民(1926)江蘇揚州人,第十三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三至十五屆中央總書記、第十三至十六屆中央軍委主席、第七至十屆國家軍委主席、第八、九屆國家主席


胡錦濤(1942)安徽績溪人,第十四、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五、十六屆中央軍委副主席、第十六、十七屆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第九屆國家副主席、第九、十屆國家軍委副主席、第十、十一屆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


全國任達長委會委員長(2人)


李鵬(1928)四川成都人,第十二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六屆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代總理、第十三至十五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七、八屆國務院總理、第九屆全國任達長委會委員長


吳邦國(1941)安徽肥東人,第十四、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四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八、九屆國務院副總理、第十、十一屆全國任達長委會委員長


國務院總理(2人)


朱镕基(1928)湖南長沙人,第七、八屆國務院副總理、第十四、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腸委、第九屆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1942)天津人,第十三屆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第十四、十五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九屆國務院副總理、第十、十一屆國務院總理


全國政協主席(2人)


李瑞環(1934)天津人,第十三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三至十五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八、九屆全國政協主席


賈慶林(1940)河北泊頭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主席


中央政治局腸委(9人)


■胡啟立(1929)陜西榆林人,第十二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宋平(1917)山東莒縣人,第六屆國務委員、第十三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腸委


李嵐清(1932)江蘇鎮江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八、九屆國務院副總理、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腸委


曾慶紅(1939)江西吉安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五、十六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腸委、第十屆國家副主席


吳官正(1938)江西余干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腸委、中紀委書記


李長春(1944)遼寧大連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


羅干(1935)山東濟南人,第八、九屆國務委員、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


賀國強(1943)湖南湘鄉人,第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中紀委書記


▼周永康(1942)江蘇無錫人,第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屆國務委員、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綜治委主任


中國有多少副國級干部人員?

副國級干部有多少人 副國級人員名單

1、副國級干部有多少人?副國級人員名單,沒有具體名單。國家級副職包含,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央紀委、中央政法委的書記則因情況而定。如果這兩個書記是政治局常委就是正國級。如果是政治局委員就是副國級。國家級副職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具體是不是72名沒有統一名單匯總。

2、副國級人員名單之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如下:
(1)、第一屆:陳獨秀、張國燾、李達;
(2)、第二屆: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等;
(3)、第三屆: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譚平山、羅章龍;
(4)、第四屆:陳獨秀、張國燾、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
(5)、第五屆:陳獨秀、張國燾、李維漢、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譚平山;
(6)、第六屆: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征、項英、瞿秋白、張國燾、蔡和森;
(7)、第七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云、彭真、康生、高崗、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
(8)、第八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羅榮桓、陳毅、李富春、彭德懷、劉伯承、賀龍、李先念;
(9)、第九屆:毛澤東、林彪、葉群、葉劍英、劉伯承、江青、朱德、許世友、陳伯達、陳錫聯、李先念、李作鵬、吳法憲、張春橋、邱會作、周恩來、姚文元、康生、黃永勝、董必武、謝富治;
(10)、第十屆:毛澤東、王洪文、韋國清、葉劍英、劉伯承、江青、朱德、許世友、華國鋒、紀登奎、吳德、汪東興、陳永貴、陳錫聯、李先念、李德生、張春橋、周恩來、姚文元、康生、董必武;
(11)、第十一屆:韋國清、烏蘭夫、方毅、鄧小平、華國鋒、葉劍英、劉伯承、許世友、紀登奎、蘇振華、李先念、李德生、吳德、余秋里、汪東興、張廷發、陳永貴、陳錫聯、耿飚、聶榮臻、倪志福、徐向前、彭沖;
(12)、第十二屆:萬里、習仲勛、王震、韋國清、烏蘭夫、方毅、鄧小平、鄧穎超、葉劍英、李先念、李德生、楊尚昆、楊得志、余秋里、宋任窮、張廷發、陳云、趙紫陽、胡喬木、胡耀邦、聶榮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13)、第十三屆:萬里、田紀云、喬石、江澤民、李鵬、李鐵映、李瑞環、李錫銘、楊汝岱、楊尚昆、吳學謙、宋平、趙紫陽、胡啟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偉;
(14)、第十四屆:丁關根、田紀云、朱镕基、喬石、劉華清、江澤民、李鵬、李嵐清、李鐵映、李瑞環、楊白冰、吳邦國、鄒家華、陳希同、胡錦濤、姜春云、錢其琛、尉健行、謝非、譚紹文;
(15)、第十五屆:丁關根、田紀云、朱镕基、江澤民、李鵬、李長春、李嵐清、李鐵映、李瑞環、吳邦國、吳官正、遲浩田、張萬年、羅干、胡錦濤、姜春云、賈慶林、錢其琛、黃菊、尉健行、溫家寶、謝非;
(16)、第十六屆: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劉淇、劉云山、李長春、吳儀、吳邦國、吳官正、張立昌、張德江、陳良宇、羅干、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郭伯雄、黃菊、曹剛川、曾慶紅、曾培炎、溫家寶;
(17)、第十七屆:習近平、王剛、王樂泉、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云山、劉延東、李長春、李克強、李源潮、吳邦國、汪洋、張高麗、張德江、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徐才厚、溫家寶、薄熙來、郭伯雄;
(18)、第十八屆:習近平、馬凱、王岐山、王滬寧、劉云山、劉延東、劉奇葆、許其亮、孫春蘭、孫政才、李克強、李建國、李源潮、汪洋、張春賢、張高麗、張德江、范長龍、孟建柱、趙樂際、胡春華、俞正聲、栗戰書、郭金龍、韓正;
(19)、第十九屆:丁薛祥、習近平、王晨、王滬寧、劉鶴、許其亮、孫春蘭、李希、李強、李克強、李鴻忠、楊潔篪、楊曉渡、汪洋、張又俠、陳希、陳全國、陳敏爾、趙樂際、胡春華、栗戰書、郭聲琨、黃坤明、韓正、蔡奇。

3、副國級人員名單之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第五屆:蘇兆征、張太雷、周恩來、陳延年、周恩來、鄧中夏、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李立三、張國燾;
(2)、第六屆:關向應、李立三、羅登賢、彭湃、楊殷、盧福坦、徐錫根、羅登賢、盧福坦、徐錫根、溫裕成、李維漢、顧順章、毛澤東、羅登賢、溫裕成、顧順章、王克全、劉少奇、王稼祥、鄧發、凱豐;
(3)、第七屆:無;
(4)、第八屆:烏蘭夫、張聞天、陸定一、陳伯達、康生、薄一波、烏蘭夫、薄一波、李雪峰、謝富治、宋任窮;
(5)、第九屆:紀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東興;
(6)、第十屆:吳桂賢、蘇振華、倪志福、賽福鼎;
(7)、第十一屆:陳慕華、趙紫陽、賽福鼎;
(8)、第十二屆:姚依林、秦基偉、陳慕華;
(9)、:秦基偉、陳慕華;
(10)、第十三屆:丁關根;
(11)、第十四屆:溫家寶、王漢斌;
(12)、第十五屆:曾慶紅、吳儀;
(13)、第十六屆:王剛。

4、副國級人員名單之中央書記處書記:
(1)、第六屆: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
(2)、第七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
(3)、第八屆:、鄧小平、彭真、王稼祥、譚震林、譚政、黃克誠、李雪峰、劉瀾濤、楊尚昆、胡喬木、李富春、李先念、陸定一、康生、羅瑞卿、陶鑄、葉劍英;
(4)、第十一屆:萬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窮、余秋里、楊得志、胡喬木、胡耀邦、姚依林、彭沖、習仲勛;
(5)、第十二屆:萬里、習仲勛、鄧力群、楊勇、余秋里、谷牧、陳丕顯、胡啟立、姚依林、喬石、郝建秀、胡耀邦、喬石、田紀云、李鵬、郝建秀、王兆國;
(6)、第十三屆:胡啟立、喬石、芮杏文、閻明復、李瑞環、丁關根、溫家寶、楊白冰;
(7)、第十四屆:胡錦濤、丁關根、尉健行、溫家寶、任建新、吳邦國、姜春云;
(8)、第十五屆:胡錦濤、尉健行、丁關根、張萬年、羅干、溫家寶、曾慶紅;
(9)、第十六屆:曾慶紅、劉云山、賀國強、王剛、何勇;
(10)、第十七屆:習近平、劉云山、李源潮、何勇、王滬寧;
(11)、第十八屆:劉云山、劉奇葆、趙樂際、栗戰書、杜青林、趙洪祝、楊晶;
(12)、第十九屆:王滬寧、丁薛祥、楊曉渡、陳希、郭聲琨、黃坤明、尤權。

5、副國級人員名單之中紀委書記,
(1)、朱德(1949年11月-1955年3月);
(2)、董必武(1955年3月-文革開始);
(3)、陳云(1978年12月-1987年11月);
(4)、喬石(1987年11月-1992年10月);
(5)、尉健行(1992年10月-2002年11月);
(6)、吳官正(2002年11月-2007年10月);
(7)、賀國強(2007年10月-2012年11月);
(8)、王岐山(2012年11月-2017年10月);
(9)、趙樂際(2017年10月—)。

6、副國級人員名單之國務院副總理
(1)、第一屆:陳云、林彪、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
(2)、第二屆:陳云、林彪、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聶榮臻、薄一波、譚震林、陸定一、羅瑞卿、習仲勛;
(3)、第三屆:林彪、陳云、鄧小平、賀龍、陳毅、柯慶施、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譚震林、聶榮臻、薄一波、陸定一、羅瑞卿、陶鑄、謝富治;
(4)、第四屆:鄧小平、張春橋、李先念、陳錫聯、紀登奎、華國鋒、陳永貴、吳桂賢、王震、余秋里、谷牧、孫健;
(5)、第五屆改組后:萬里、姚依林;
(6)、第六屆:萬里、姚依林、李鵬、田紀云,;
(7)、第七屆:姚依林、田紀云、吳學謙;
(8)、第八屆:朱镕基、鄒家華、錢其琛、李嵐清,;
(9)、第九屆:李嵐清、錢其琛、吳邦國、溫家寶;
(10)、第十屆:黃菊、吳儀、曾培炎、回良玉;
(11)、第十一屆:李克強、回良玉、張德江、王岐山;
(12)、第十二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
(13)、第十三屆: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

7、副國級人員名單之國務委員:
(1)、第五屆:余秋里、耿飆、方毅、谷牧、康世恩、陳慕華、薄一波、姬鵬飛、黃華、張勁夫,張愛萍;
(2)、第六屆:方毅、谷牧、康世恩、陳慕華、姬鵬飛、張勁夫、張愛萍、吳學謙、王丙乾、宋平、宋健;
(3)、第七屆:李鐵映、秦基偉、王丙乾、宋健、王芳、鄒家華、李貴鮮、陳希同、陳俊生、錢其琛;
(4)、第八屆:李鐵映、遲浩田、宋健、李貴鮮、陳俊生、司馬義·艾買提、彭珮云、羅干;
(5)、第九屆:遲浩田、羅干、吳儀、司馬義·艾買提、王忠禹;
(6)、第十屆:周永康、曹剛川、唐家璇、華建敏、陳至立;
(7)、第十一屆:劉延東、梁光烈、馬凱、孟建柱、戴秉國;
(8)、第十二屆:楊晶、常萬全、楊潔篪、郭聲琨、王勇;
(9)、第十三屆:魏鳳和、王勇、王毅、肖捷、趙克志。


國級干部退休工資和薪級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1、正廳級退休工資多少

  您好!正廳級干部退休工資在7000元至9000元之間。以下人員都是正廳級干部,退休工資并不完全一樣。

 2、關于國家干部退休金問題

  因為2ol6年國家給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都增加了養老金,增加的養老金于1o月份才打入個人帳戶。除了原來每月的3478元養老金外其他的錢應是1至10月份補發的那部分。你可找一下所在省市的具體調整方案對照算一下也就知道了!

  3、國有企業干部退休,退休工資是多少? 享受干部待遇嗎?

    4、國家離退休干部待遇有多少

  離休干部待遇規定全文

  為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離休干部的關懷照顧,中組部以及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今年聯合印發了三個文件,其主要精神如下:

  一、《關于提高部分離休干部醫療待遇的通知》決定,提高部分離休干部的醫療待遇:

  1、紅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文化大革命后至離休前為正廳局級的離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

  2、紅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縣處級及以下離休干部,提高享受副司局級醫療待遇。

  二、《關于調整中央、國家機關離休干部護理費標準的通知》決定,適當調整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在京事業單位抗日戰爭時期及其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護理費標準:

  1、調整護理費的范圍是,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

  2、護理費的發放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200元。已發放自雇費的離休干部,不重復享受。

  3、調整護理費所需費用按現行經費開支渠道解決,由財政開支的納入預算。中央、國家機關在京企業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三、《關于調整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完全不能自理的離休干部護理費標準的通知》決定,適當調整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完全不能自理的離休干部的護理費標準:

  1、調整護理費的范圍,仍按照國發〔1980〕253號文件規定的范圍和條件執行。

  2、護理費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200元。

  3、調整護理費標準所需費用,機關、事業單位按現行財政體制和隸屬關系,分別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負擔。國有企業單位,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解決;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按原經費渠道解決。

  4、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離休干部護理費的調整,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通知精神制定具體辦法。

  離休干部喪葬費:

  一、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準 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準調整為: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仍按現行渠道解決。

  二、對離休干部遺屬的生活困難補助的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包括離退休干部)死亡后,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規定如下: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死亡以后,遺屬生活有困難的,死者生前所在單位可以給予定期或臨時補助。

  (2)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以能維持當地群眾生活水平為原則,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對于在保護、搶救國家資財或在對敵斗爭中犧牲的人員,其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可以適當提高一些。遺屬補助費按應享受遺屬補助的人數和標準計算,其總額不得超過死者生前的工資。

  (3)補助對象,是指依靠死者生前供養的下列直系親屬和其他親屬: ①父(包括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夫年滿60歲,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 ②母(包括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妻年滿50歲,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

  (4)上述補助對象參加勞動或農業生產所得的報酬,應作為本人的生活費用,在計算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時,要把這部分收入考慮在內。

  (5)死者配偶有固定收入的,其收入數額在扣除本人必要的生活費以后,所余部分應作為遺屬生活費,不足時,再給予補助。扣除標準,由各地區根據本地區一般工作人員的生活水平確定。

  (6)遺屬在享受定期補助以后,如遇有特殊困難,死者生前所在單位,還可酌情給予臨時補助。

  (7)享受補助的遺屬,因經濟收入增加、就業和人員減少,可根據新的情況減發或者停發其生活困難補助費。

  (8)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的經費內支付。國企離退休干部死亡后,對于生活上確有困難的供養直系親屬,可暫由發給撫恤費的單位,按其困難大小給予適當補助。所需費用按現行撫恤費開支渠道解決。

  5、處級干部退休后工資能拿多少?

  沒有具體數據,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拿多少基本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已經改革,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及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沒有具體數據,是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6、廳級干部退休工資多少

  這個,國家一般不公布。

  估計有10000以上吧。

  7、科級干部退休工資一個月多少錢

  建議帶上相關個人證件,去當地社保中心窗口查詢;

  退休人員的工資待遇享受條件、計算,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和其他養老保險待遇是當地社保局職能。

  8、請問正廳級干部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

  7000元至9000元之間。

  根據最新的退休后養老金怎么算,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pide;2×繳費年限×1%。

  (8)國家干部退休金多少錢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退休后養老保險不能轉移,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可以辦理轉移。但職工已經退休,已經確認養老金的領取和領取標準,就無法再進行養老保險轉移了,但可以通過金融系統實現養老金異地支付(需要個人承擔銀行相關服務費用)。

  個人繳費滿15年后不繼續繳費,退休時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個人繳費滿15年,僅僅是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一個基本條件,只要職工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仍處于就業、有收入狀態,就要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如果中斷繳費,將會直接影響到個人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水平。

  9、國家正科級退休和工人退休,退休金差距多少!

  養老金計算要使用你累計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每 年繳費基數、每年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等,甚至你每一筆錢繳費的時間不同,你的養老金都不同。除了當地社會保險在你退休時通過你繳費情況去計算。所以沒有人能答復你的問題。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