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戀什么意思什么梗?
冰戀為虐戀(即我們俗稱的SM,一種通過痛感獲得快感的性活動)的終極境界:以生命為代價的調教。具體指X奴會在主人的調教下為主人獻出生命的一種 非理性戀愛。據說瀕死下會體驗 的快感,又或是難以接受自己以理性身份存身社會因而放棄生命,也有說法是永葆青春以及享受 的快感,因此不少X奴自愿和主人做冰戀,同時也表達對主人無限的愛意。
冰戀到底戀的是什么?冰戀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在系列電影《困惑的浪漫》中,描述了一種讓常人覺得非常恐怖的心理障礙,叫做“冰戀”,簡而言之,就是對死者產生性欲的奇怪現象,現實中成為戀尸癖(necrophilia)。在精神病學中,戀尸癖也是性欲倒錯的一種,與戀物癖、戀獸癖等屬于同一類型,只不過,其戀“物”的“物”有些令人毛骨悚然。
戀尸癖的常見癥狀有撫摸尸體時會感到興奮,旁觀他人親近尸體時也會感到興奮,可能會看著死者自慰,有些患者還對奸殺產生興奮,或者在性行為過程中,將對方窒息,使之處于瀕死狀態,由此產生緊張的興奮感。戀尸癖的分類很多,除了常見的奸尸行為,還有假性戀尸癖(讓性伴侶扮成尸體,或用冷水澡降低體溫,進行相應化妝,并要求其不動聲色),幻想型戀尸癖(不敢真正做出戀尸癖行為,卻在幻想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迷戀型戀尸癖(更注重于尸體的某些器官,會割下器官,進行收藏并猥褻,部分人還會隨身攜帶器官),以及最危險的“殺人奸尸狂”等。
為什么有些人會對死者如此迷戀呢?其實,在各國文化中,死者都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從東西方層出不窮的僵尸電影、化裝成僵尸的搖滾樂隊和各國萬圣節的盛況都可見一斑。但是,粉絲們對僵尸的熱愛,顯然還沒到戀之成癖的程度。可是有些經常和尸體接觸的人,如殯儀館工作人員、法醫、盜墓賊等,或許就會對其產生不正常的想法了。達芬奇在年輕時為了畫好人體,曾經和同伴冒著被捕入獄的危險,進行盜墓活動,且秉燭達旦地觀察被解剖后的人體結構,覺得其構造非常美妙。還好,前輩的這一行為并未持續終身,也沒有表現出對尸體產生感情之類的行為。
(在各國文化中,死者都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
但是,其他處于相同情境中的人就免不了產生變態行為了。一些有機會經常接觸尸體的人就瘋狂迷戀與尸體的性行為,這類案件屢見不鮮。最著名的恐怕要屬發生于1928年,軍閥孫殿英洗劫清東陵,打開慈禧太后的棺槨后,有一名當過仵工的士兵看到太后的尸體栩栩如生,竟然心生歹意,欲行不軌,但是由于尸體見風后快速萎縮,他也只好作罷。這個故事的版本非常多,都宣揚得天花亂墜,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戀尸癖除了先天智力發育不足的個案外,大多數案例都擁有類似的特定成因,這些人通常在現實生活中受到過性方面的挫折,缺少正常的發泄途徑,加之個人性格比較懦弱,這樣的環境與內在心理共同作用,從而將目標轉為自己經常接觸且不會反抗的死者。
另有一些特別的患者,在愛人死后無法抑制悲痛,仍然和尸體共眠,甚至產生性行為,這顯然與上述多種心理變態者有區別。可是弗洛伊德認為,所有戀尸癖患者的行為和殺人、破壞一樣,反映了潛意識中的一種力量蓋過了“生本能”,并希望通過類似宗教儀式的性行為來達到自我認知方面的“重生”。
這些人會在第一次有快感之后,難以遏制地不斷與死者發生關系,像強迫癥一樣難以自控。這也提醒我們要客觀地看待這些“不潔”的工作者,不要對其產生歧視,要平等對待,以免其產生畸形的心理。如果工作單位能幫助其解決最頭疼的婚姻問題(如行業內婚配),那戀尸癖或者潛在的戀尸癖患者應當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