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夫人和呂不韋是什么關系?
熟悉秦國歷史的人應該對華陽夫人都不陌生吧,華陽夫人是秦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嬴異人成為秦王的道路上,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而華陽夫人之所以會接受嬴異人作為養子,與呂不韋也有著很大的關系,那么呂不韋究竟是如何勸說華陽夫人,他們之間為什么能夠達成共識,他們有什么關系嗎?
1、華陽夫人和呂不韋是什么關系
華陽夫人和呂不韋沒有關系,如果非要扯上關系的話,那么呂不韋就是華陽夫人的合作伙伴。因為華陽夫人位高權重,呂不韋想要升官發財,所以就默默的接近了她,然后二人結盟干了一番大事。
一開始呂不韋只是一個商人,雖然沒有什么權利但是生活還算富足,但是他并不滿足于現在的生活,非常想當官,想進入朝堂之中參與政事。但他沒權沒勢,就算是有錢也沒有用,所以他就開始尋找能夠幫他的目標。某一天他恰巧遇到了在趙國當質子的秦異人,看到一個皇子沒落成這樣心中非常同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秦異人,所以就幫了他一把,告訴他自己能夠幫他成大事。
一開始秦異人并不相信他。覺得他說的那些事情一點根據都沒有,而且自己還在趙國當質子,想回去都難,何況是回到秦國當王呢?但是呂不韋一再勸說,而且每次都很誠懇,所以最終秦異人還是相信了。
呂不韋先是把他從趙國救了出來,讓他安全的回到了秦國,然后又通過各種途徑拉攏能夠信任的人。但是想要繼承王位對于秦異人來說還是很困難,因為當初異人非常不受寵,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比他有才能,家世顯赫的多的是。
所以這個時候呂不韋就想到了宮中的華陽夫人,她雖然比較受寵,但是膝下無子,正好能夠把秦異人塞給她當干兒子,讓她推舉異人當太子。他先是通過各種渠道認識了華陽夫人的弟弟,然后又通過她弟弟買通宮中的人,終于見到了這位漂亮的嬪妃。
一開始華陽夫人并不想幫他,但是耐不住呂不韋會說,他告訴華陽夫人如果想在這偌大的宮廷之中生存下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兒子,否則等到自己年老色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很難過得安逸。經過他這一分析華陽夫人瞬間就被說動了,然后就收了異人為干兒子,推舉他上位,自己成了王太后,呂不韋也當上了丞相。
至于坊間傳聞呂不韋跟華陽夫人之間有曖昧關系,那都是亂說的。首先華陽夫人并不是趙姬那樣的女人,其次她很愛安國君不可能背叛他,最后這件事情并沒有史料記載,所以并不可信。
2、華陽夫人對秦國有多重要
華陽夫人是安國君的正夫人,也是他最為寵愛的女人。
歷史上關于華陽夫人身世的第一手資料幾乎沒有,也沒有留下她真正的名字,但無論是歷史研究者還是歷史愛好者,都毫無異議地認為,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羋姓熊氏,是楚國的貴族之女。如果單看這些,華陽夫人也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然而從秦國的歷史上看,她卻是自宣太后以來楚系外戚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歷史表明,秦楚之間的聯姻由來已久,宣太后也是楚國人,原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的生母。由于秦昭襄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因此她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第一位專權主政的太后。從那時起,秦國的羋姓外戚勢力便日益壯大,這不僅表現在宣太后的專權上,而且秦昭襄王的正室葉陽后也楚國宗室之女,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華陽君羋戎也曾經做過秦國的丞相。其后還有助秦始皇平息嫪毐叛亂的昌平君和昌文君,也都來自于楚國宗室。可以想象,當時秦國的楚系外戚勢力有多么龐大。
因此,華陽夫人作為宣太后外戚一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在秦王室中的地位確實非同一般,這恐怕也正是安國君為什么寵愛她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人認為華陽夫人是華陽君羋戎直系后人,她的名號有可能就是由此而得。不過據《七國考》載:"孝太子妃曰'華陽夫人'。華陽,秦太子宮名,在陜西西安府舊長安城內。"孝太子指的就是安國君,也就是后來的秦孝文王嬴柱,他的愛姬是楚國人,華陽宮是她的專用宮,故稱作華陽夫人。也有人認為,華陽宮以秦孝文王嬴柱的以愛姬華陽夫人而命名。
由此看來,出身于楚國貴族的華陽夫人不僅年輕貌美,而且聰明并善解人意。而政治聯姻必定是出于政治目的,華陽夫人嫁給安國君,想必是宣太后和羋戎的決定,其目的就是希望她與安國君能夠生下兒子,希望秦國的王位,始終掌握在羋氏外戚所生的秦王手中。
3、華陽夫人為何無子卻受寵
然而遺憾的是華陽夫人嫁給安國君多年卻一直沒有兒子,但是有沒有女兒卻無從知道。然而安國君姬妾眾多,僅兒子就有二十多個,卻為什么對一直生不出兒子來的華陽夫人如此寵愛而不另立正夫人?
有分析認為這也是由于羋氏家族的勢力所致。因為安國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不是王位的法定繼承人,若不是前太子嬴悼去世,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機會成為太子的。按長幼順序,太子嬴悼死后他繼為太子雖然是理所當然,但這其中難道就沒有羋氏家族的力量的因素?若他真的是仰仗了羋氏家族的力量而上位,那么,華陽夫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也無法撼動的了。
安國君成為太子時已經37歲,那一年是公元前265年,直到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的那一年,安國君已經五十二歲,卻一直都沒有確立自己的繼承人。這一方面是因為昭襄王在位時間太長,二是他有可能還在期待著華陽夫人能夠再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因為這樣才能避免他的二十多個兒子在陷入繼承人的紛爭。即使華陽夫人仍然無法生出兒子,那么繼承人的事情等他繼位為王之后再從這些兒子們之中確立也不算晚。而且更重要的是,華陽夫人對這一問題一直沒有提起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是出于真心真情,無論選哪一個兒子為繼承人,這都將對她的地位甚至命運產生威脅,所以他寧愿不選,也不愿意他至愛的女人受到傷害。
所以,關于確立繼承人的問題,華陽夫人的態度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巧合,也或許是歷史的必然,呂不韋竟然從中看到了這個可謂天大的商機,用嬴異人這個杠桿,他撬動了秦國的歷史。
華陽夫人最后的下場是什么?
歷史上華陽夫人的結局
秦昭襄王去世后,安國君贏柱繼位,史稱秦孝文王,而華陽夫人被封為王后,贏異人自然順理成章的成為秦國太子,贏柱剛繼位三天便去世了,贏異人繼位,其生母夏姬被尊為夏太后,華陽夫人作為嫡母,被尊為華陽太后,贏政登基后的第十七年,華陽太后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六歲,算是壽終正寢。
《史記》記載:“孝文后日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史書上對華陽夫人的描寫相當少,人們知曉她的事跡都是從其他人身上,或是在史家的只言片語里,了解關于她的一切,這個
美麗的女人,她是永遠站在男人的背后,在歲月的塵埃里洗凈鉛華,從容又落落大方地如一朵盛開的芙蓉,有一種悄無聲息的美。
秦始皇對華陽夫人好嗎
應該不錯,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拜華陽夫人為母親,關系不錯,起碼表面上很不錯,要不秦孝文王死后子楚能做秦王,子楚做秦王封華陽為太后。從這方面說子楚和華陽的關系還是不錯的。近年來對秦兵馬俑的爭議不斷,有人認為是秦王兵馬俑,有人認為是太后兵馬俑,從這方面說秦始皇和華陽關系應該不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