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姓有哪些名人?復姓好聽的名字男女,復姓大全一覽表

日期:2022-08-21 08:38:1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中國復姓有哪些名人?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謀深慮的司馬懿、詼諧、幽默的東方朔、“五羊大夫”百里奚、“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宮適、北魏皇帝拓跋珪、拓跋燾、北周皇帝宇文覺、“門神”尉遲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

源于上古的姓氏文化,每個姓氏都傳承著整個家族的千年文化和血脈,中國人自古注重家國情懷,我的家族源于哪里?又有哪些經歷和傳奇呢?

《百家姓》是記載中國姓氏文化的書籍,成書于北宋初年,開始時收錄姓氏411個,后增補至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后又不斷進行增補。

中國姓氏中,以單姓居多,復姓較少。復姓來源眾多,如職業、官名、封邑、少數民族姓氏或改姓。

歷史上復姓名人眾多,如大家熟知的諸葛亮、東方朔、歐陽修、南宮適、司馬遷、皇甫謐、慕容恪、上官婉、令狐楚、百里奚、西門豹、拓跋燾、宇文士及、公孫瓚、呼延瓚、獨孤迦羅、長孫無忌、太史慈……

百里:百里奚,秦穆公宰相,人稱“五羊大夫”。百里奚出身貧苦,勤奮好學,博學多才,游歷各國而不被重用,秦穆公慧眼識珠,用五張羊皮將百里奚從楚國換來,立為上大夫,百里奚不負眾望輔佐秦穆公,屢建功勛,成就一番大業,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商鞅:姬姓,公孫氏,別名公孫鞅。戰國時期衛國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法家,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戰國時魏國政治家公孫衍;趙國詭辯學代表人物公孫龍。東漢末年劉備曾投奔過的都督北方四州的軍閥公孫瓚、曹魏名臣公孫淵:唐代“三絕”之一的武術大師公孫大娘。

司馬:源于風姓,以官職為姓。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愛而私奔,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的名篇《子虛賦》、《上林賦》名滿天下。還有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時期魏國權臣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父子,司馬昭兒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其后代司馬睿建立東晉;北宋丞相、歷史學家司馬光。

諸葛: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是吳主孫權手下的重臣。

上官:唐朝丞相、詩人上官儀,其孫女上官婉兒為女皇武則天寵愛之女官,掌有實權。

長孫:唐朝丞相、名將、長孫無忌,鮮卑族,唐太宗長孫皇后兄長,唐高宗舅舅,擁立高宗李治,反對立武則天為后,冤殺吳王李恪。后流放于黔州,自縊而亡。后追復原爵,陪葬于太宗的昭陵。

令狐一個古老的姓氏,源于姬姓和胡氏改姓。唐朝丞相、詩人令狐楚,趙國公令狐綯,文史家令狐德棻明代經學家令狐鏓,中共黨員令狐安都是令狐名人。

皇甫:東漢太尉皇甫嵩,其曾孫、魏晉醫學家皇甫謐;唐朝文學家皇甫湜;唐朝狀元皇甫冉;

歐陽:得姓于姒姓。越王勾賤、東越王歐陽搖、西漢博士歐陽生、東漢丞相歐陽歙;西晉哲學家歐陽建、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元代史學家歐陽玄、現代作家陽翰笙(原名歐陽本義)。

復姓大全一覽表

現有的復姓: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萬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臺、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鐘離、長孫、宇文、司徒、鮮于、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顓孫、壤駟、公良、漆雕、樂正、宰父、谷梁、拓跋、夾谷、軒轅、令狐、段干、百里、呼延、東郭、南門、羊舌、微生、公戶、公玉、公儀、梁丘、公仲、公上、公門、公山、公堅、左丘、公伯、西門、公祖、第五、公乘、貫丘、公皙、南榮、東里、東宮、仲長、子書、子桑、即墨、淳于、達奚、褚師、吳銘、納蘭、歸海、劉付。
復姓好聽的名字男女

一:納蘭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納蘭容若是清代著名詞人,被譽為“清詞三大家”之首,納蘭家族隸屬滿清正黃旗,是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納蘭容若的父親是康熙朝的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其母是愛新覺羅氏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個女兒,一品誥命夫人。

納蘭容若是康熙十五年的進士,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他的詩詞深受康熙大帝的喜愛,據說納蘭詞一出,世人爭相傳頌,然而天妒英才,納蘭容若年僅三十歲,便溘然而逝。

二: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晉卿,號玉泉老人,他曾先后輔佐成吉思汗父子30多年,擔任中書令長達14年之久,他對成吉思汗及元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去世后被追封為太師、上柱國、廣寧王,并獲得了文臣最高的益號“文正”。

耶侓楚材出身于契丹貴族,復姓耶侓,楚材之名取自《春秋左傳》中的“楚雖有才,晉實用之”,他年紀輕輕就已“博及群書,旁通天文,地理、數術、醫卜無所不精”,著有《湛然居士集》等名著,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三: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118年),字長卿,漢族,成都人,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詞賦大家,中國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魯迅先生曾經在其《漢文學史剛要》中,稱贊他道“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司馬相如的詞賦結構宏大,辭藻華麗,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其名著有《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鳳求凰》等,被后人譽為“賦圣”和“辭宗”。

司馬相如在漢武帝時期曾為中郎將,為開發西南邊疆做出了杰出貢獻,然而司馬相如最為后人仰慕的還是他與妻子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段經典的愛情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之首”,一曲《鳳求凰》中的“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聞名中外。

四:上官婉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又稱上官昭容,唐代杰出的女詩人、政治家,上官婉兒,名如其人,她擁有一個溫婉的名字,擁有著傾世的容顏和曠世的才華,出生于書香門第,生長在官宦之家,應該是一生衣食無憂,享盡榮華富貴。

然而造化弄人,她的祖父上官儀獲罪于女皇武則天而被抄斬,上官婉兒被迫隨母親進宮為奴,總有千般才華,萬般柔情,雖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但在“最深無情帝王家”的皇宮之內,最終也只能成為皇家爭斗的犧牲品,這也再次印證了“自古紅顏多薄命”,2013年9月,在陜西咸陽國際機場附近,發現了上官婉兒墓,墓地規模不大,陪葬品也不多,出土的墓志蓋上題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

五:澹臺滅明(公元前512年—?),字子羽,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中的佼佼者,最初澹臺滅明拜孔子為師時,孔子見他相貌丑陋,便認為他沒多大才能,所以對他很是冷淡,后來澹臺滅明游學至吳、楚,拜他為師的有三百多人,成為儒家在南方最有影響的宗師,孔子在聽到這些消息后,感慨的說“我憑相貌判斷人,看錯了子羽”,看來圣人也是以貌取人。

澹臺滅明通過刻苦學習,加強自身修養,最終成為儒學宗師而享譽大江南北,現今蘇州城南的澹臺湖,相傳是澹臺滅明的府宅因地陷而成湖的,不過幸虧這位老先生是生在春秋,如果他要是生在洪武年間,那他可就攤上大事了,朱重八同學會非常負責任的對老先生說“老朱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